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,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也逐步提高,隨著環保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,全國各地城鎮不斷開展“垃圾不落地”等小城鎮文明行動,試水垃圾分類收集小妙招,城鄉衛生環境為之一變。
今年以來,平湖在新倉鎮、鐘埭街道等地借助高科技“巡更機”加強垃圾分類管理,開展垃圾分類積分管理制度,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投放、收集、運輸、處置工作體系和項目建設的技術體系。
巡更機助力垃圾分類管理
早上6點半,蒙蒙細雨,62歲的盛伯清穿著橙色的工作服,駕著綠灰相間的垃圾收集車,出現在了獨山港鎮優勝村。
與往常不同的是,他手上還拿著一根棒子。盛伯清走到一戶人家門口的垃圾桶旁,翻開桶蓋瞅了瞅,然后將垃圾分別倒進了垃圾收集車里。將垃圾桶放回原處后,盛伯清并沒有離開,而是走向了村民家門口,用手中的棒子輕輕在墻上點了點,聽到“滴”的一聲后,才收回了棒子。
細細一看,發現墻上有玄機——一個外形圓圓,表面有弧形條紋的粘附在墻壁上。
“可別小看這小小的一個巡更棒、小小的一個巡邏點?!敝钢⒉迨种械男“糇印ι系摹靶A點”,獨山港鎮環衛中心副主任曾凡茂說,巡邏點里有芯片,里面存儲了戶主的基本信息。只要持有巡更棒的垃圾收集員對著巡邏點輕輕一點,戶主的垃圾分類信息就存儲到了智慧環衛管理系統里。
通過智慧環衛管理平臺,管理員能實時的掌握巡邏人員的信息,包括垃圾車的行駛軌跡、行駛速度,垃圾中轉站里的垃圾傾倒情況、河面上河道保潔員的作業情況等等。并且系統對點次數的統計,村里每月會對農戶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登記通報并視情給予獎勵。